常见问题解答|FAQ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题解答

币游操作流畅度-助贷流量“俄罗斯套娃”谁才是真实获客端?

发布:小编 浏览:

                                        这一问题的大背景是,近年来多家助贷平台一直在喊着轻资产模式转型,嵌入式金融服务、智能信贷平台、全平台、端对端等各种新名词新模式层出不穷,并且在此领域收入快速增长。

                                        如,某头部平台对外解释称币游操作流畅度,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借款人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并提供借款人的贷前调查报告。对于通过这种模式撮合促成的,公司不承担本金风险,为金融机构提供基于本地部署、SaaS或混合模式的端到端技术解决方案。

                                        此类业务的风险承担方式,通常是助贷平台不承担本金风险,仅仅以息费等费用作为上限进行收益调整或者有限担保。但一些平台为了增加收益,以助贷流量层层套娃的多级/多次分发的流量嵌套模式,合作更多未被准入的助贷平台,而这些信息,资方并不能完全掌握。

                                        一是对于头部助贷平台而言,大都已被金融机构准入,披露它自己没有问题;中小助贷平台等未被金融机构准入,通过一些中部助贷平台当做中介/资金掮客接入了资金方币游操作流畅度

                                        虽然资金方和助贷方的合作协议中通常会约定流量来源,以及不得将非某APP或者自营流量准入,控制此类助贷流量套娃问题,但是真正去检查比较困难。个别情况还是金融机构通过客户投诉才发现的。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简称助贷新规。其中,第四条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准入管理币游数字内容展示,审慎制定准入标准,有效实施尽职调查,从严审批...

                                        在助贷新规生效后,这类业务可能会被要求披露最终流量合作方,有些中小助贷机构对接资金将会更难,或采取更隐蔽通道。

                                        二是很多头部助贷平台都通过API接口获客,客户可能是在某电商APP、某社交APP、某视频APP等入口借款,对外披露如果只披露助贷平台。助贷新规后币游操作流畅度,或需要同时披露助贷平台+前端场景机构(平台运营机构),穿透式管理获客来源。

                                        助贷新规也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披露合作的助贷平台等平台运营机构,一个客户从A某头部助贷平台申请借款,但是被导流到B这家次级中小助贷平台,在C金融机构获得了借款,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需要同时对外披露A和B。

                                        部分助贷平台可能冒险,默默不披露B,只披露A,尤其是在担保增信类业务中,很多助贷平台还在开展中介/资金掮客,同时对外宣传都是自己的业务。这样下来,几百亿的虚假规模就出来了。(这一问题我们另作文章讨论。)

                                        怎么获利呢?消金界了解到,上游助贷平台通常在原有资金价格上加几个BP。简单举例,原始资金成本若为5%,对下游嵌套分发的助贷平台报价5.5-6.0%。

                                        这种嵌套结构也就默许下来了,但其中风险也让银行警惕。在传统助贷直接对接模式中,金融机构能够清晰了解每一个客户的来源;但在嵌套结构下,中间环节增多,流量层层嵌套,导致金融机构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情况。当出现客户投诉、逾期时,金融机构难以快速追溯到问题根源,也增加了有关部门的全流程监管难度。

                                        当然,银行在披露相关信息时也有自己的考量。在助贷合作名单(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公布后,客户会发现助贷平台和金融的关系,定向投诉或增多。极端情况下,若某家助贷平台出了舆情或者爆雷问题,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或被黑灰产盯上币游操作流畅度,逃废债将会更多。

                                        因此,银行更应该管理好自己的合作方。毕竟,金融机构才是互联网业务的管理方(详情见《谁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管理方?已经明确》)。相信在金融机构和助贷平台的共同努力下,打破资产不透明,实现助贷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